軸承是機械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所有的機械制造領域都需要使用軸承產品。自潤滑軸承是軸承中的一種新興產品。除了一般軸承的應用外,自潤滑軸承更適用于無法加油或難以加油的地方。在自潤滑復合軸承結構中,表面可電鍍多種金屬,可用于腐蝕介質。此外,自潤滑軸承可在高溫高壓環境下使用,因為無油潤滑不存在油揮發問題。因此,自潤滑軸承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模具等機械制造行業。
1、政策分析
《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到十三五期末,一批核心技術進入國際前沿,擁有一批核心零部件產品,產品整體質量提高到中高端水平,涌現出一批具有可持續創新能力的專業企業,產業進入世界強國之一。《國家軸承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以《中國制造2025》為綱領,貫徹創新驅動戰略方針,積極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轉變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綠色制造,實現創新升級,打造核心能力、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加快世界軸承強國建設步伐。
2、市場分析
(1)軸承行業發展概況
2020世紀60年代以前,軸承工業主要被歐美國家壟斷。20世紀60年代以后,日本逐漸取代了歐美國家在微小軸承領域的壟斷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軸承企業開始在微小軸承領域與外國企業競爭。自21世紀以來,中國軸承迅速融入國際市場,出口總體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08年至2018年,軸承出口量由2008年至2018年33.50億套增長到63.05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億套6.53%;軸承出口額由15.54億美元增長到42.62年均復合增長率為億美元7.54%。
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發布的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軸承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為4.45%。據2014年統計,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600多家,主營業務收入1,** 9億元,軸承產量196億套。根據十三五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軸承產量將達到225億套,軸承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920億元。十三五期間,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將保持在5%-6%。
(2)自潤滑軸承的發展
自潤滑軸承的制造技術起源于英國。20世紀50年代PTFE(聚四氟乙烯)在英國開始作為軸承材料進行,銅粉燒結工藝也取得了突破。1956年,世界上第一個PTFE以鋼板為支撐的內襯自潤滑DU軸承投放市場。20世紀60年代末,自潤滑軸承開始進入航空航天等尖端技術應用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自潤滑軸承制造商向法國、德國、獲得了技術許可,這促進了世界自潤滑軸承行業的快速發展,并逐漸進入了所有機械制造領域。
3、分析競爭企業
在我國自潤滑軸承細分市場,中低端市場中小企業較多,大多數中小企業生產水平不高。在中高端市場,浙江、浙江中等少數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集中度較高。雖然中高端自潤滑軸承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出口國外,具有與國際行業競爭的能力,但自潤滑軸承高端市場仍然依賴進口產品。
世界上高端自潤滑軸承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美國主要是國際自潤滑軸承制造商GGBOiles公司,德國Kolbenschmidt公司等。中國自潤滑軸承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嘉興。目前,浙江、浙江、浙江中是中國最大的三家生產企業。
4、風險分析
(1下 ** 工業波動的風險
自潤滑軸承主要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模具制造、液壓設備等機械制造領域,其市場需求直接受 ** 行業繁榮和發展規模的影響。該行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的繁榮程度密切相關。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將對該行業的經營發展產生相應的影響,間接影響自潤滑軸承企業的生產經營。
(2)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近年來,潤滑軸承行業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較高的利潤水平促進了包括傳統軸承企業在內的許多制造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但由于自潤滑軸承行業技術門檻高,大部分新企業生產規模小,產品技術含量低。經過近年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行業的快速升級,形成了浙江、浙江中等少數大型自潤滑軸承制造商。目前,我國大多數自潤滑軸承制造商生產規模小,產品等級低。如果一些企業實施產品價格競爭,將給行業企業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
本節選材料來自尚普華泰發布的《自潤滑軸承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